合作动态 首页 > 校企合作 > 合作动态
运营先锋丨刘家迪:地铁司机里的“苦行僧”
发布时间:2017-03-14 浏览量:11785次 信息来源:原创文章

2月14日,武汉地铁2016年度“微笑大使”暨“运营先锋”颁奖典礼在线网中心报告厅举办,10位在地铁运营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地铁员工和志愿者被评为了“微笑大使”和“运营先锋”。


今天,我们来倾听运营先锋参选者刘家迪的故事!



地铁司机里的“苦行僧”

——武汉地铁电动客车司机刘家迪


刘家迪,2009年3月进入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现任车辆一部3号线车场组班组长,是电动客车及工程车双证司机。


入司以来,他认真学习车辆驾驶知识,熟悉电动客车和工程车的性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车辆驾驶任务,累计安全行车里程达12万公里,累计安全调试工时1600小时,安全施工作业1200小时。他于2011年进入车场组,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协助班组做好工程车司机的培训工作,加强学员的动手能力,增加组内学员跟车次数,以实干代替理论,以理论优化实操,对每一项作业中的安全问题严格要求,先后共培训出工程车司机40余名,为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4号线的开通和运营提供了有力保证。


作为武汉地铁少有的“双证司机”,刘家迪参与过2010年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三期开通前的调试,并配合完成了2010年中铁集团在1号线的电缆铺设作业、2011年头道街至黄浦路上行区间的换轨作业、2013年中铁一局在二期线路的电缆铺设作业、2013年太平洋至宗关上行区间的换轨作业、2013年东吴大道折返线道岔及线路钢轨的更换作业、2015年东吴大道弹性轨枕改造作业。7年来,他以零晚点、零违章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让他成为了武汉地铁驾驶经验最为丰富的司机之一。


刻苦钻研习得“武林绝学”


自2009年起,刘家迪同时对电动客车及工程车辆驾驶技巧进行学习,于2010年5月通过鉴定,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地铁司机。但这仅仅只是他学习的开始,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他分别掌握了1号线二期电动客车、2号线电动客车、2号线工程车、1号线三期电动客车、3号线电动客车、3号线工程车、轨道打磨车的驾驶技巧,学习车辆和信号基础知识,掌握了武汉地铁既有线路大部分车型的操作技能。他擅长在不断的学习中总结与反思,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日常的车辆驾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于2013年、2016年分别获得运营公司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轨道车辆驾驶第一名和第八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湖北省预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深夜的积累更易令人厚积薄发


自2011年进入车场组,刘家迪便开始着手电动客车调试及工程车施工的相关任务。施工调试作业通常在零点至四点进行。为保证运营期间行车的安全、平稳,他常常要深夜驾驶车辆进行调试及施工作业,有时因特殊情况,甚至连续多天无法回家。在车场组工作的这6年,他在施工调试中度过了400多个不眠之夜。


夜间作业对安全的要求更加苛刻。他曾在零下5度的天气里坐在没有任何遮挡的平板车头端,顶着凛冽的寒风行进引导,冻僵了的双手依旧紧握电台与电筒,麻木了的嘴巴仍一字不漏的互换着“信号好”、“道岔位置正确”、“前方弯道”、“前方上坡”等指令;在机油注入口因内压喷开后,顶着超过60度的高温在机械间里清洁残余油渍、检查设备状态;在浑身透湿的情况下坐在满是雨水的平板车里,护着电台冒雨进行进路确认,任凭雨水拍打在自己的脸上、飞溅到眼睛里也不敢有丝毫大意。一次,他跟随工程车进行钢轨更换作业,由于涉及部门较多,人员情况较为复杂,而工程车推进运行时的引导视野较差,作业区间两旁布放了许多外单位人员的工器具,存在阻碍列车的正常通行的安全隐患,于是,他便安排好驾驶、引导人员,自己在邻线步行跟车做进路确认。长达数百米的作业区段,来来回回随车走了七八趟。


夜间作业,他曾多次清除异物,发现安全隐患5次;喊停过一次侵限作业,防止侵限事故10余起;检查出设备故障20余起,确保了行车安全。尽管面对这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刘家迪依旧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以高质量、零事故的出色表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作业过程中,他积极配合各单位,对外高效作业、认真负责,对内安全准点、和谐共事,得到了公司各部门与委外作业方的一致好评。


不断挑战困难,挑战自我,这教会了他思考,磨练了他的意志。刘家迪说:“人能改变环境,环境也能造就人,越是恶劣越是复杂的工作环境,越能够锻炼一个人的能力。百炼成钢,经不起淬炼,最终就会被淘汰。”


行九则半 不忘初心


作为武汉地铁的一名“老司机”,刘家迪从不自恃有何优势,在他看来,工作的旅途上,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景。他喜欢实践,总觉得只有自己动手做上那么几遍才能够真正掌握技巧;他喜欢刨根问底,非要把事情弄得明明白白才肯善罢甘休。他说,武汉现在每年都有数条线路将要开通,作为司机要经历的调试、施工还有很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丰富自身经验,才能在未来安全高效地完成作业。


有人问他,工作七年,难道不觉得枯燥乏味么?他答道:以混日子的心态来对待生活,生活亦会对你如此。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男儿不展宏图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样生活才会愈加精彩。只有不断地积累、沉淀,才能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地铁时代”里踏实自己脚下的一方土地。行百里者半九十,修行的路还很长很长。


我们看到了微笑大使、运营先锋,他们以“微笑服务”为准则,坚守信念,默默为江城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安全、快捷的出行,让武汉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